close

回家查書,翻開現代建築史,密密麻麻的,當場覺得看不下去,呵,我真的很不求甚解。真是個壞學生。

不過我還是翻了筆記,在談建築史上的現代主義沿革之前,應該要先來談談古典主義。但是連我自己看到○○XX的主義來主義去都會看不下去,所以我寫的時候會用壞學生的說法來講這些事情。



古時候的貴族們為了表彰其身份地位,又因工業革命以前的文藝復興掀起的潮流,大家都想盡辦法在建築物上面加上裝飾;以現在的角度看,會覺得那些裝飾真的是一點用處都沒有,可是不要忘了,在那個時代裡,貴族是不需要考慮到機能問題的,反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。



因此在那個時代的建築物充滿了驚人的、細緻的雕刻,有些是花紋,有些像教堂裡的石雕人像,還有像是在柱子上的紋路等等,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。當然,這些事情是當時的匠師都必須要做的事情。



後來有人開始對於像是巴洛克、洛可可等奢華的建築風格感到厭煩,於是許多建築師便提出關於建築理念的創新,像是「Ornament und Verbrechen」───裝飾與罪惡、「Form follows function」───形隨機能、「Less is more」───少即是多,等等。

當然,這個時期的反對裝飾這股浪潮,是與社會主義有關的,因為在工業革命以前,一切都仰賴手工,所以可想而知的,當蒸汽機被發明,各種以前很難搞的材料都變得可以更隨心所欲的時候,會有多少人喪失工作機會;因此在1889年以後,關於建築立面裝飾的工作,就被稱為是奴隸的工作;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更突顯了社會階級的差異,這個時候平民的飢餓感上升,性情也變得暴烈,很容易就發生暴動,引發更多社會問題。

在這個混亂的時代,建築師們開始思考,建築之於人是什麼、開始思考什麼才能滿足人的基本需求。因此在這些建築理念的實踐下,許多在當時很前衛的建築誕生,單一秩序的開窗,水平垂直的線條等,雖然這樣的建築立面現在滿街都是。





改革後面跟著的是批評。這裡有段題外話,關於當時對現代主義的批評。當時的營養、醫學條件都有很大的進步,於是人口爆增,傳染病如結核病、霍亂等等大流行,因此像是英國、巴黎都在都市的規劃上做了變動;巴黎的例子是比較容易說明的。記不記得我們現在觀賞法國電影時,巴黎下水道的印象?大家應該都有這個印象吧。

在同一個時期,巴黎的地下衛生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改建,而下水道與路面的連結就是水溝蓋;水溝蓋的樣子是由四四方方的網格所構成,因此當時有很多評論都批評這些建築師:「噢,原來他們的設計理念就是來自水溝蓋。」

建築史上現代主義的改革帶來了後面的各種學派,如被稱為最有影響力的芝加哥學派、風格派。

芝加哥學派所主張的是鐵架系統的應用、結構系統的掌握、以最符合機能的方式設計辦公大樓。這個學派的論述與本文要談的,現代主義與極簡主義的區分有點距離,因此暫且不表。

風格派的的理念比Mies等建築先驅者的理念又更前衛,後來被稱為現代實驗藝術家的蒙德里安(Piet Mondrian)亦為風格派的代表之一。風格派有句名言不得不提:「The objet of nature is man; The objet of man is style.」───天父的課題來自於人類;人類的課題來自於風格。


New York City by Mondrian


Broadway Boogie Woogie by Mondrian

風格派的特色是其強調平滑表面及簡潔的線條,並且採用原色,但色彩的功能不在於裝飾,而是在於輔助空間的視覺。風格派的再延伸,便包含了今天我們說的極簡主義。由於在書上找不到「極簡主義」的相關論述,只有筆記上在風格派的後面加註了「極簡主義」、「純粹主義」;接著我參考了風格派的主張,以及網路上找到關於極簡主義的論述相互比對,得出「極簡所代表的是以簡單的線條及形體來闡述一個設計,強調的是形式上的簡潔。」這個結論。

重點來了,這二者有什麼不同?

以個人的看法來說,現代主義講求的是一種精神,一種沒有包袱的精神。設計一棟建築物的時候,應該從使用者所需的機能、地理環境,還有適宜的材料去思考,而不是屈就於任何傳統樣式;而極簡主義則沒有這麼深入的考慮,只強調以簡單的線條、顏色來組構一個形體,然而極簡主義下的產物明顯地已脫離風格派的基本教條,其用色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差異。

當然也有人說極簡主義所主張的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生活態度,但是相對的是,極簡主義下的產物不存在太多裝飾,因此無論是室內或建築立面,通常以一種很低調的樣式展現,使得視覺沒有焦點;為了建立焦點,為了使空間不顯得無趣,大多必須採用有質感的建材、家俱,然而,我們都知道「有質感」所代表的是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。所以我認為極簡主義與無欲無求放在一起,是顯得有點諷刺的。



嗯,因為我是壞學生,所以文中若有錯誤的地方還請諸位大德多多指教。

又,現代主義是一個時代的改革,在各個領域中的解釋可能不盡相同,所以也許大家可以就這個議題加以討論,讓我們彼此得以瞭解在不同的領域裡,同樣的字眼可能產生什麼樣的解釋。





後記

1. 「Form follows function」就是我說的3F;我很愛這三個字,也很愛其代表的事情。形隨機能啊,這是件多麼重要、實際的事。

2. 蒙德里安(Piet Mondrian),文中二張畫作都是蒙德里安的作品。我也很愛他的畫作,因為很純粹,因為黃金比例,因為整個就是讚。

3. 極簡主義的代表作,在網路上查到的是安藤忠雄,他擅用水平垂直的線條還有清水模,不使用太複雜的用色,大多是原色、白色、黑色、灰色。

4. 也許因為我真的很不求甚解,所以有時候看到一些建築評論、藝術評論,甚至電影評論提到,「啊,這是什麼什麼主義」、「啊,這是根據什麼」、「啊,這是因為作者怎樣怎樣」的時候(尤其是作者死很久,只留下作品沒有解釋的那種),我都會覺得,真的假的啊,搞不好他就是覺得這樣做很爽所以這樣做啊,幹嘛莫名奇妙一定要冠上個什麼東西才叫偉大啊。

5. 文中的所有圖片都是孤狗大師找來的,如有不妥、侵權,還請告知。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cho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