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前幾次評圖的時候,老師們一直對我的基地分析不滿意,我開玩笑地跟學妹講說,唉,不然我把基地分析發包出去請人做好了,要不然這樣搞下去不曉得要搞到什麼時候。


學妹聞言,想了一下,跟我說了一件她同學的慘事。


她有個同學唸工業設計所,因為自己還有工作,沒有空寫論文,於是花錢請人寫;那本論文的確寫得不錯,但最後,那位同學放棄口試,後來沒有畢業。


我問學妹,都已經能一路過關斬將到口試了,為什麼要放棄?

學妹說,因為連不起來;作者的思緒以及設計過程是屬於作者的,她同學根本從中間插不進去,真要口試,鐵定會被發現這整本論文都不是她寫的。




這個我瞭。

在設計的過程裡面,很多事情得自己去想過一次才能透徹,會遇到很多衝突,很多問題,這些衝突跟問題如果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的,很容易就會被老師戳破,老師很容易就可以聽出哪個環節出了問題。

在一些需要做實驗、問卷的論文裡面,一就是一、二就是二,甲不會等於乙,A跟B之間也會有一條很清楚的界線,有數據在支撐,有一個完整的實驗流程,有一疊流血流汗的問卷作為佐證,這樣的論文爭議性不會太大,量化的東西使人信服。

在設計所的論文裡,一不一定是一,二也不見得是二,甲有可能會等於乙,A跟B之間可能會有許多錯綜複雜的線將二者連繫著。我們的數據只是依據,我們的設計雖源自這些數據,但是做出來的設計不是非得怎麼樣不可。

數據之於設計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:假如我出了一道題目,「一棟新建大樓裡的浴室/廁所設計。提供的數據是,這棟大樓的住戶有30%是雙薪小家庭,40%家裡有兒童,另外30%家裡有老人,然而有70%的人在大便的時候會閱讀書報雜誌;浴室/廁所的尺寸是200 X 200。」

把這個題目交給十個學生操作,會有十種不同的浴室/廁所類型。

建築系的學生看到這個題目會說,「啥?都已經被限制住了耶(新建大樓、使用者、浴室、尺寸),那有什麼好做的?」

是啊,已經被限制住的題目都還覺得沒什麼好做,但是到最後長出來的浴室一定是人人都不同,更何況是沒有太多限制的題目?



設計流程雖然沒有一定的程序,但總是有理可循,之前曾經提過,從A到B之間可能還有A'、B',到最後為什麼要選B這條線來發展?必須要很清楚地告訴老師,為什麼。(總不能是我爽就好,這樣回答會被當掉)

所以學妹說她同學到最後不敢去口試,這個我能瞭解。







回到重點,以上說的全是廢話。


我剛才在塔客兄家看到一個廣告。







這是個專門替人寫論文、報告的網站,而且還有收費明細表。







人家還說了,為你效勞是我們的榮幸。

Orz...


這種商業服務還真的有耶,實在令我太驚了。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cho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