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窺探條碼之於建築、都市的意義,上個星期開始讀這本書。

但是,越讀就越心浮氣躁。


「台灣、尤其是台北街頭的零售業在九○年代後,獨立商店逐漸沒落,連鎖店卻快速擴張,不僅改變了一般人對商店的觀感,也重建了都市的街景。

其實不只是台灣,世界各地的零售業都進入白熱化的競爭,包括美國零售鉅子沃爾瑪、法國家樂福等大型企業都不斷開疆拓土。這些零售業為何有如此龐大的力量能同時影響商業生態和消費空間?

本書作者從生活經驗的真實感受來思索與分析,揭開商品的面紗。讀者將會發現,在看似井然有序的消費世界背後,原來竟有著完全不同的運作邏輯。」


這段話是 條碼的秘密 在博客來的簡介。

很可能是因為自己對台北街頭的構成不了解,西門町和東區的相對位置是什麼樣子是全無概念,書上也沒有提供台北市街景變遷的地圖,所以這本書閱讀起來可以說是痛苦萬分。

在零售業發展部分,本書描述得相當詳盡,包括零售的發展、機制等等;但是在理論部分的敍述就顯得牽強,感覺上就是把所有提到「流動空間」、「商業街景」等等相關的論述全部放在一起,然後只是引述,沒有評論、沒有批判、沒有比較。

例如作者引述了羅蘭‧巴特(Roland Barthes)解釋文本的段落,其中提到「能指」;這個「能指」是指什麼,文本在這本書(或者在零售業)裡所要/能闡釋的又是什麼,作者都沒有提及,一本書看下來滿是挫折,因為有太多天外飛進來的專有名詞在書裡面沒有解釋。

又例如福特主義(Fordism)及後福特主義,作者輕描淡寫地在書中提到這二個主義之間的相對論述,但是沒有為這二個專有名詞作任何解釋;看起來真的有點小累。

看完這本書後,沒有得到預期中可以得到的東西,真的挺挫折。

呼。

好吧,還是有一點點意外的收獲;過去分析一個都市,往往都以中地理論為基礎,將各種機能劃分成一個又一個的層級,然後依據這些層級所涵蓋的範圍做分析、討論;但是現在則是因商品的一致性、可複製性極高,所以中地理論已不足以解釋所有在都市裡發生的事情了。

這本書的書名應該改成「條碼與零售業-以台北市零售業的發展為例」。而且應該要註明,「寫給非常專業、非常博學多聞的讀者」。

Orz..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cho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